東區房子,東區房子出售,台南東區房子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東區房子,東區房子出售,台南東區房子.在台南市東區買一間有電梯的便宜中古屋,買台南房子出售.有雙車位(庫)的中古房子買賣,查詢台南房子,永康.安平.北區.安南區.湖美.頂美.慶平路.國平路.育平路實價登錄行情房價,東區買房屋,東區買房子,東區買屋2房3房推薦,東區買房,東區房子買賣,請指定台南市買房網站-www.張元榛.tw-0939106939.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14631465最後頁
共15135筆/共1514頁
無助打房!學者建議:統一實施、拉高稅率2020/08/08發佈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談囤房稅改革。(圖/記者林柏年攝)

為抑制炒房風氣,韓國調高持有多房者稅負,同樣面臨高房價的台灣,其實在2014年就有囤房稅。根據《房屋稅條例》規定,自住以3戶為限,第4戶就視為非自住、囤房,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訂定1.5%至3.6%差別稅率,只是基於政治壓力,目前真正實施囤房稅、即訂出差別稅率的只有3縣市,也讓囤房稅想達到抑制房價、實現居住正義效果大打折扣。國內學者建議,財政部應該積極一點,由中央立法統一實施,並限縮囤房定義,第3戶就算囤房,門檻稅率可再拉高,並擴大差距。



其實,囤房稅到底有沒有達到抑制房價的效果?學者看法不一。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就覺得「好像沒什麼效果」,主要是現行囤房的定義太寬鬆,房屋評定現值偏低,加上囤房稅的門檻稅率太低僅1.5%,又由地方政府自行訂定差別稅率,導致很多地方政府從低訂定,僅台北市、宜蘭市及連江縣3縣市有差別稅率,因此對抑制囤房、改善高房價、實現居住正義效果真的不大。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則「認為有效」,他在擔任台北市政府副市長期間,台北市率先實施囤房稅,房價從2014年慢慢緩跌下來,雖然不覺得囤房稅有絕對效果,但因市場經過長期累計供過於求、房價不合理,囤房稅的臨門一腳,讓房價慢慢下滑,從台北市中心蔓延到新北市、桃園市,對經濟影響也相對溫和。



但為何現在房價好像又漲回來?根據張金鶚的觀察,除2003年至2014年這波房價飆漲,讓建商口袋夠深,美國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也使得市場游資很多,在利率走低、借錢容易之下,當資金成本更低時,建商為何要降價,加上在建商抱怨囤房稅不合理之下,北市府針對建商年內未售出的待銷房屋僅課徵1.5%稅率,提供3年緩衝期,這些因素也導致房價現在又要跌不跌。



雖然內政部認為囤房稅對空屋影響不大,但張金鶚也覺得「空屋定義」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台北市政府也有做過空屋調查,透過水電去檢查,確實有效果,甚至想進一步強化,自住房屋稅率減半徵收,只是他對此有所保留,因為不論不只台北市,全台房屋自住率很高,稅制改革特別是「持有稅」是地方主要財政來源,若9成房屋稅都調降,地方財政如何彌補?



當然,拉高囤房稅最高稅率也是可以,只是縣市議會能否過得了嗎?張金鶚直言,台灣政治氛圍一向是「降稅容易增稅難」,一旦降稅就回不去了,因此要審慎為之,建議拉大自住、非自住房屋稅率,「稅率改革還有加強空間。」



此外,他也提到,「我一直期待財政部,中央立法統一實施就好。」地方政府也希望做,畢竟這是地方重要財源,而且囤房稅率應可累進加大差距,賦稅公平原則就是有能力的多負一點,沒能力的少負擔一點。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同樣也提到,囤房稅率1.5%至3.6%,很多地方政府因政治壓力都從低訂定,有些曾拉高門檻稅率後,最後又退縮回去,他建議財政部有必要把門檻稅率再拉高,最低稅率應該現行1.5%提高至2%,甚至2.4%,而且不該由地方來訂,而是「中央統一立法實施」,這樣地方就不單獨承受加稅壓力,稅收增加,也有利地方財政,甚至可視稅收狀況,再拉高稅率或稅基,「至少比現在好!」



至於提高稅率天花板,黃耀輝覺得效果不大,即便台北市政府最勇敢,市議會也未必支持,地方政府也不敢拉高,「野心不要太大,先把囤房稅的稅率門檻拉高,先做到基本稅率拉高至2%以上。」他認為:「2.4%是ok的!」囤房稅不是要處罰多屋族,只是對持有房屋較多的人不給租稅優惠,自住房屋稅率為1.2%。



在稅基上也應改革,2位學者都建議囤房定義要更嚴格一點。



黃耀輝說,當初囤房的定義太過寬鬆,本人、配偶及未成子女持有房屋戶數達第4戶才算非自住。事實上,他在2015年曾查過財政資訊中心財產總歸戶資料,個人名下持有3戶以上房屋就有71萬人,這幾年下來人數可能更多,他覺得第4戶才算非自住,定義太寬鬆了。



張金鶚則認為現在4戶以上才算囤房,地方政府就不願做了,若要限縮為3戶以上就算囤房,可能更多民意代表會更有意見,地方議會要通過也不太容易,他建議先拉高第3戶稅率,讓稅率有明顯差別,並由中央統一訂定,這樣大家就沒有藉口,可按累進課稅拉大差距。



▲目前只有3縣市實施囤房稅,並訂定差別稅率,學者建議應由中央立法統一實施,並限縮囤房定義及提高門檻稅率及稅基。(圖/NOWnews資料照)



此外,黃耀輝還建議「不動產全國總歸戶」,目前囤稅都是各縣市課自己的,但有些可能在台北市只有2房,但在新北市有3房、桃園市有2房,結果3縣市都課不到稅,因此要全國總歸戶,財政部財稅資訊中心有納稅人所有不動產資料,可提供各縣市稅捐機關納稅人持有房屋戶數,再由納稅人勾選那些是非自住住家用,也許納稅人可能會選擇稅率較低的地區報稅,但至少還可課到囤房稅。



除全國總歸戶之外,要降低空屋率,黃耀輝提議「胡蘿蔔與棍子」雙管齊下,針對多屋族提供出租稅率優惠,納稅人申報時若將房子出租,囤房稅可享折扣,沒有租出去的,扣除自住的就是空屋,就加重囤房稅,囤房者就會想辦法把房子出租出去,在供給增加之下,租金也會下跌,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至少也可以租得起房子,空屋也會減少,亦不用再另課空屋稅,已隱含在囤房稅中。



張金鶚則提出目前房地合一課稅只做到交易部分,持有部分是分離課稅,持有部分也應合一,而且稅基應與實價登陸掛勾,只是實價登陸2.0還沒實施,預售屋價格仍未透明,加上可能有做假、即低買高報等問題,因此,這些配套都是政府應該努力做的。



不過,張金鶚也強調,「改革要漸進不能燥進」,他同意漸進改革、溫合改革、 緩著陸的改革,但不要走回頭路,像台北市就有點走回頭路的感覺,其他地方政府也是。



張金鶚認為台灣房地產持有成本相較先進國家低,反之台灣汽車持有成本還比房子持有成本高出10倍,讓人覺得「不囤房是笨蛋」,因此把房子當炒作工具,寧願囤房不租等房價漲賺價差,甚至有些企業有錢不去投資,而是拿來買房,因為房地產太好賺有利可圖,所以不要講囤房稅有沒有效,台灣房市一直有3高,即「高房價、高空屋稅及高自有率」,房價卻應跌不跌,背後代表市場失靈、資訊不透明‘市場機制不好,政府應強制介入,雖然單靠囤房稅無法解決,但在居住公平正義上還是該這麼做,高房價畢竟是大家心中的痛,政府應該積極努力往走做。



▲對於囤房稅,學者認為財政部應該積極一點,台灣9成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稅制可以幫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做點事。(圖/NOWnews資料照)



黃耀輝也強調財政部應該積極一點,台灣9成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稅制可以幫年輕人做點事,不要只想到會造成多大的衝擊,提高稅率、緊縮非自住定義只有正面效果,有助居住正義改善,對地方財政也有幫助。他也點出為什麼大家要囤房,就是因「稅制被人看破手腳」,不僅資金成本低,稅賦稅成本也低,因此很多有人有錢就放在不動產上。



政府應該提高稅賦成本,黃耀輝表示:「房子是買來住的,不是買來炒。」財政部要提高社會價值應從稅制思考,「囤房稅較能實現居住正義目標,應該要做」,從稅率調高及稅基調整著手,搭配鼓勵多屋族出租房子,在多元稅制改革之下,自住房屋增加,房價下跌,才能讓買不起房子的人較有機會買得起房子。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呱吉籲多管齊下 提「北市版」嚴格對法人2020/08/08發佈
▲知名Youtuber呱吉、同時也是台北市議員的邱威傑,長期關注居住正義。針對近來炒得沸沸揚揚的囤房稅,他持正面態度,但也強調絕非萬靈丹。(圖/記者朱永強攝)

知名Youtuber呱吉、同時也是台北市議員的邱威傑,長期關注居住正義。針對近來炒得沸沸揚揚的囤房稅,他持正面態度,但也強調絕非萬靈丹,他已準備要提出調高建商房屋稅、縮短建商優惠期的「台北市版本」,若再搭配北市租金補貼政策,即便市府手段要再更極端才能逼出空屋,但多管齊下總是好的開始,也希望從首善之區北市做起,最終擴及全國其他地方。



關於囤房稅,呱吉表示自己持正面的態度,因為從理論上來看,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可以抑制房市投機炒作,進而逼出市場上的空屋,例如出租或出售給更多需要的人,事實上許多國家或城市也有實例,在相關政策與配套下,確實有辦法逼出空屋以及抑制炒作。



不過,呱吉也強調,囤房稅不是萬靈丹,只是解決高房價、實現居住正義多管齊下的「其中一管」。尤其地方政府雖然能課徵到囤房稅的最高稅賦3.6%,但對房屋持有者,一年增加幾十萬,可能不痛不癢,「比起稅率,稅基才是問題的根本!」



他進一步解釋,台灣目前的房屋稅、囤房稅是「房屋現值乘以稅率」,但偏偏房屋公告現值常常低於市場實際價格,而公告現值怎麼算的?主要是由地方不動產評價委員會與地價評議委員會來決定,「看看公告現值的評定標準,如路段率、折舊率要算幾%?這其實很主觀。」況且還有各式評議標準。



「因此,我們希望,評議委員會有哪些成員?討論的標準在哪裡?相關成員組成與內容,應該都要透明公開。」呱吉提出呼籲與建議。而除了稅基評定有疑慮外,解決高房價與實現居住正義,許多人視「升息」為殺手鐧,這點呱吉也認為,長遠來看確實是霹靂手段,但這涉及中央政府政策,且現階段全球經濟不佳,「大家都很辛苦,短期內升息只為解決高房價,真的不是好時機!」



▲呱吉認為,囤房稅不是萬靈丹,它只是解決高房價、實現居住正義多管齊下的「其中一管」。(圖/記者朱永強攝)



那麼,短期內要讓年輕人都能安居,到底有什麼辦法?呱吉說,社會住宅確實可以讓年輕人比較可以負擔得起,但他也坦言,上任以來質詢過無數次公宅與社會宅,「但再怎麼逼,市場的量還是有限。」尤其是首善之區台北市,所以呱吉一方面譴責台北市長柯文哲承諾太高,供給量依舊跟不上需求,一方面也同情北市府,畢竟都更或危老重建,空地真的很少,要得到大家共識也不容易。



既然短期內,社會住宅量很難有飛躍式成長,同時間就要有許多配套措施同時進行,呱吉認為,台北市有租金補貼政策,希望透過租金補貼,讓大家可以租得起,「市府滿努力的,但成效不佳,因為執行手段太溫和。」希望可以在逼出空屋的部分,手段再更極端一點,使持有者「有動力」,讓空屋做更有效的應用。



▲要讓年輕人都能安居,呱吉認為,社會住宅確實可以讓年輕人比較可以負擔得起,但台北市政府目前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圖/擷取自台北市社會住宅招租網-東明社會住宅)



再來,針對北市課徵囤房稅的部分,呱吉認為應該區分出法人或是自然人。



他提出數據,目前台北市擁有6棟以上的房屋的是2000個單位,2000個單位加起來約4.4萬戶,而探究擁有6棟以上房屋的也大多是法人,「這些法人手上同時擁有20棟、50棟房舍,數量龐大對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也因此,呱吉認為,應該對法人有較嚴格的手段,例如課徵較高的稅率,從現行最高3.6%,提高變成6%或8%,如此一來才比較有可能逼出空屋,但這有待中央來解決。再來是縮短優惠期,以台北市來說,從原本建商蓋好後有三年的免稅優惠期,希望改回一年,以防建商以逸待勞,期望房價更有利於自己而「慢慢賣」。



「其實有錢人投資房產,也是有原因的。」呱吉話鋒一轉,他說在美國,有錢人累積財富是投資新創事業,因為獲利很大,但台灣長久以來房地產投資優惠太多,以至於即使手上熱錢多,也不太會考慮其他理財方式。「台灣新創產業不發達,或許也是這個原因,今天如果要改善經濟環境,長遠來看,遲早都要『痛一下』!」



▲呱吉認為,課徵房屋稅、囤房稅應該對法人有較嚴格的手段,例如稅率從現行最高3.6%,提高變成6%或8%,如此一來才比較有可能逼出空屋。(圖/翻攝自臉書-居住正義改革聯盟)



不過,說起提高建商房屋稅,會不會最終轉嫁給消費者?為此,呱吉表示,「如同營業稅一樣,我們有可能因為廠商可能轉嫁給消費者,而不去課徵營業稅嗎,答案是不會。」課徵這個稅,就是有他的價值與公益性,囤房稅也是一樣的道理。



況且,他認為,讓持有者不使用的成本提高很多,讓他們持有成為巨大壓力,若真的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根本也不會買單,「很簡單!最後就是會回到市場供需原理,只好降價。」雖然不能保證絕不會轉嫁給消費者,但若再加上其他手段措施,相信會是朝正面方向走。



呱吉表示,雖然稅率調高需要中央先修法,但由台北市先起頭做示範,最終中央也會受到影響,屆時改變的將不是只有地方,因此希望市府機構能支持這個理念。去年他提出了囤房稅提案,並跨政黨連署超過20位議員,顯然獲得社會多數支持,但目前仍卡關、尚未通過提案,他強調下一個會期,仍會持續努力,往居住正義的路上邁進。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僅3縣市實施被狠批 財政部到底堅持什麼?2020/08/08發佈
▲台灣在2014年就將「囤房稅」納入《房屋稅條例》,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第4戶以上,中央訂出法定稅率範圍1.5%至3.6%,再由地方政府訂差別稅率,只是至今僅3縣市實施差別稅率,多數縣市以最低稅率1.5%課徵。(圖/NOWnews提供)

嚴禁炒房風氣,南韓日前針對擁有多套房產者開徵6%囤房稅,其實,台灣早在2014年就將囤房稅納入《房屋稅條例》,針對住家用房屋有關「非自住住家用」,中央訂定法定稅率範圍1.5%至3.6%之間,由各地方政府視所有權人持有房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只是至今僅有台北市、宜蘭縣及連江縣「真正實施」囤房稅,也引發外界抨該政策根本是在打假球,野黨立委更提案修法要提高囤房稅率,學者也建議應由中央立法統一實施,並限縮囤房定義第3戶就算囤房。不過,財政部仍認為,各縣市面臨問題不同無法一體適用,地方政府可藉稅基調整達到政策目的,預期下個立法院會期朝野仍將持續針對囤房稅議題交鋒。



房屋稅為地方重要稅收來源之一,依《房屋稅條例》,以房屋評定現值為稅基,按實際使用適用的稅率核課,稅率由地方政府於規定範圍內自行訂定或調整,其中房屋標準價格由各縣市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每3年重新評定,目前房屋標準單價與市價存有相當差距。



但由於台灣房市歷經SARS陰霾、金融海嘯時期的冷卻,之後隨著經濟復甦重現熱絡,原持有稅負、買賣獲利稅負偏低,被認為是不動產投資存在炒作、推升房屋價格及貧富差距擴大主因,因此財政部在2014年修正公布房屋稅稅率範圍,針對非自住房屋及持有多戶房屋者,訂定差別稅率、提高持有成本,以避免產生囤房現象,並要求各縣市政府調整30年來未修正的房屋標準單價,縮小致房屋評定現值與市價偏離的情形。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回憶,當時擔任台北市副市長的他,與時任財政部長張盛和討論囤房稅過程,他的立場是希望囤房稅定義應要嚴格一點,但張盛和認為這樣衝擊可能太大,在立法院可能過不了。最後通過個人所有的住家用房屋,無出租使用,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3戶內可適用自住房屋稅率1.2%,第4戶非自住之住家用房屋就要課徵囤房稅,法定稅率1.5%至3.6%,由各地方縣市政府訂定。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回憶2014年與時任財政部長的張盛和討論囤房稅立法,他的立場是希望囤房稅定義應要嚴格一點,從自己、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有第三房就開始加徵囤房稅,但財政部認為這樣衝擊太大。(圖/記者林柏年攝)



張金鶚也覺得「先求有再求好」,加上政治壓力及中央立法,他當時勉強接受,確實2014年4月提出,5月就立法通過真的是非常快速,只是他表示:「當時我一直希望財政部可從中央立法全國一致實施,免得地方政府有各自考量,尤其地方民意代表各有不同壓力,中央若能統一會比較好。」只是當時張盛和認為這是地方稅,地方自治,應由地方決定,最後還是把燙手山芋丟給地方。



也因為張金鶚當時是台北市副市長,台北市政府決定先衝看看,台北市成為實施囤房稅的領頭羊,張金鶚原本預期其他縣市也會跟進,沒想到回頭一看卻沒有縣市跟進。他坦言:「那時我有點錯愕,覺得有點像是唐吉軻德的感覺。」有的縣市實施後又退縮回去,「讓我們滿遺憾的!」只有台北市算是比較積極。



確實,目前全台只有3縣市包括台北市、宜蘭縣及連江縣實施囤房稅,針對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數量,給予差別稅率。以台北市來說,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率,持有2戶以內,每戶課徵2.4%稅率,3戶以上每戶課徵3.6%的稅率;宜蘭縣則是持有2戶以下,特戶課徵稅率1.5%,3-7戶課徵2%稅率,8戶以上課徵3.6%稅率;連江縣則是2戶以內,每戶課徵1.6%稅率,3戶以上稅率2%。



桃園市則是調高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門檻稅率,從法定稅率1.5%提高至2.4%;新竹縣稅率則是1.6%。新北市在2017年7月曾調高非自住自用房屋稅率為2.4%,但2019年1月9日修正調回最低門檻1.5%。至於其他縣市包括新北市,目前囤房稅都是採最低門檻稅率1.5%,沒有差別稅率。



也由於多數地方政府仍以最低稅率課徵,也引發外界質疑,時代力量立委就質疑台灣囤房稅政策根本是在打假球,只會在選前喊口號,完全沒有實際作為,去年還是立委的黃國昌就批評政府對於抑制房價至今毫無對策,政府根本不重視年輕人,台灣的高房價是政治人物應該要承擔解決的問題,並提出《房屋稅條例》修正案,將單一住戶的稅率從現行的1.2%降為1%持有3至4戶以上者,開始加收囤房稅2.4%,持有第10戶上者最高可課徵10%囤房稅。



不過,現任財政部長蘇建榮態度也相當強硬,他認為「抑制囤房不是只有你能喊,我們房地合一稅也提出來了,囤房稅要考量地方因地制宜的問題,打房壓肩不是只有你能講,政府有政策考量。」房屋稅要考量地方政府的問題,中南部縣市自住比例很高,而且房屋稅占地方稅收的1/3,降稅中南部財政要怎麼辦?



蘇建榮更直指,台北市、新北市囤房問題較為嚴重,但不能將問題丟到全國,讓所有地方政府一體適用,尤其案將單一自住房屋稅從現行百分之1.2%降至1%,但中南部縣市房屋多為單一自住,若調降稅率會導致稅收大減,影響地方政府財源。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囤房稅出不了國會?許多立委都是囤房大戶2020/08/08發佈
▲翻開監察院廉政專刊一看,制定法令的立法委員,不少人本身就是囤房大戶。(圖/Nownews製圖)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各地方政府自2014年陸續推出囤房稅,將自用宅跟閒置宅做出區隔課稅後,買房對年輕人來說卻仍是遙不可及的夢,許多專家學者呼籲囤房稅相關政策應該由中央統一下手才夠力,不過令人玩味的是,翻開監察院廉政專刊一看,制定法令的立法委員,不少人本身就是囤房大戶。



《NOWnews今日新聞》把監察院發行的廉政專刊一期一期依序調查,發現在立法委員們自己申報的財產中,本屆立委擁有10筆以上房產的如下:民進黨立法委員陳明文及妻子廖素惠共申報了15筆房產、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其妻子陳姿伶也是15筆房產,兩人是目前已揭露的立委中最多的。其他房產至少有10筆的立委,包含國民黨立委林德福及妻子曾月桂,共10筆;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及妻子郭慶珠,共10筆;國民黨立委鄭天財及妻子王惠玲,共10筆。



▲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在監察院申報的房產一共15筆,是目前已揭露財產立委中最多的,和國民黨的廖國棟並列第一。 (圖為陳明文的部分房產/翻攝監察院廉政專刊)



對於自己的房產,廖國棟受訪先是笑稱「哈哈哈,我有這麼多喔?」而談到至於是否支持以囤房稅的方式,讓房產大戶們釋出空屋?廖國棟認為調高囤房稅是手段之一,但絕非唯一解,「現在新建的房子蓋在交通發達、很貴的地段,還用很高級的建材,因為市場機制的關係,年輕人買不起這些房,政府要讓年輕人買得起房,要在市區外蓋社會宅、建材也要平價點,才是解決的辦法。」鄭天財則說自己的房子都是在鄉下、像是花蓮等地區,是在當立委前就繼承而來的,自己也支持囤房稅。而其他立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此議題敏感,多次詢問後截至截稿前都沒有做出回應。



▲國民黨立法委員廖國棟在監察院登記的房產總數為15筆,是目前已揭露立委中最多的,和民進黨立委陳明文並列第一。 (圖為廖國棟的部分房產/翻攝監察院廉政專刊)



民進黨立委江永昌曾在去年質詢時,向財政部提議課徵囤房稅,針對無營業、出租、自住的房屋加稅,但當時財政部長蘇建榮回應,我國已有房地合一,還有地方縣市的房屋標準單價調整、設定房屋稅率到3.6%等,在不動產工具上顯已足夠,因此暫不考慮。談到房價,江永昌分析台灣人特殊心態,「你可曾聽到大家說現在房價高,見好就收?你又可曾見到房價低的時候大家說趕快賣,不然會繼續跌?」



▲江永昌曾在2019年提出,對於沒有出租、使用的房屋課徵稅金,但當時遭到財政部長蘇建榮打回票。 (圖/翻攝立法院議事直播)



江永昌認為,政府在房屋的差別稅率上,需要比現在更強力的手段,促使屋主出租、給非營利組織使用,而非放著等轉賣、套利。他也坦言,如果要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光靠稅制遠遠不夠,但政府現階段至少要做到房價凍漲,也要避免蛋白區一興建捷運,房價就翻倍的情況。



對於政策牛步,民眾始終見不到打房成效,江永昌解釋「降低房價不是單一途徑就能完成,過去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蓋合宜宅,也沒讓房價扭轉,現在才改蓋社會宅,只租不賣,這麼久沒呼應民眾期待,就表示這個問題很難。」



江永昌指出,除了加大稅率,勞工薪資條件、社會宅都要多管齊下,才能讓已經畸形的房屋買賣市場回歸到正常的供需曲線,「從出生到現在,都聽到房價高買房子,房價低也買房子,如果沒有配套,只靠房屋稅的稅率差距,就讓大家把更多房子釋放到市場,造成供給過於需求,價格下跌,這是不會達到的。」



▲在第九屆立院會期,時代力量黨團曾提出房屋稅修法的版本,卻始終無法出委員會,逕付二讀也遭擋下。 (圖/翻攝立法院議事直播)



而時代力量是立法院內主張落實居住正義,並且有積極動作的政黨,但去年時力版《房屋稅條例》提出的修法方向,其中包括將單一自住稅率從現行1.2%調降至1%,4戶以上的非自住宅則明定累進稅率區間:4到5戶2.4到3.6%、6到7戶3.6到4.8%、8到9戶4.8到6%、10戶以上稅率6到10%,算是對囤房有更明確且嚴厲的方式,不過在上個會期此案因為爭議過大,始終無法出委員會,逕付二讀也遭擋下,這會期有可能隨著議題發酵,再次被拿出來討論。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官方認證 林口兩大熱門生活圈 受首購與台商青睞2020/08/08發佈

▲林口不只吸引首購家庭移入,近期也有不少返台人士甚至外籍家庭入住。(圖/NOWnews資料照片)



新莊地政事務所拍攝影片介紹新北市林口區交易最熱絡的前兩名生活圈,分別是「中心商業區」以及「頭湖國小生活圈」。在地房仲進一步指出,許多年輕首購族考量房價以及生活機能而移入林口,今年初以來,受疫情與國際情勢的影響,也有不少返台的台商、台幹,甚至是外籍人士選擇移居林口。



新莊地政事務所表示,林口交易最熱絡的生活圈,第一名是文化二路、文化三路之間的中心商業區,該區段開發最早、商業機能最發達,Outlet就位在此區內,近2年實價登錄顯示,華廈與大樓每坪均價24至30萬;第二名則是頭湖國小生活圈,屬於純住宅區,多屋齡5年內大樓及華廈,均價介於27至31萬間。



信義房屋林口店店長黃愛智指出,中心商業區以生活機能取勝,各大商店一應俱全,可說是林口商業活動最發達的區塊,頭湖國小周邊則以學區取勝。



黃愛智分析,林口由於房價相對雙北市中心親民,且近年生活機能已發展得相當完整,一向吸引年輕首購族移入,不只如此,從今年初以來有不少返國的台商、台幹、旅外人士,甚至是外籍人士來此看屋。她說,或許是因國際情勢以及疫情,促使他們回到台灣居住。



黃愛智舉例,這幾年林口的國小、幼兒園雖不斷增設,仍供不應求,「新北美國學校」也在2016年招生,近期還開了附設幼兒園,都是只有外國籍的小孩才能就讀,可見林口當地外籍家庭的確在增加中。



另外,新莊地政事務所也提到,特教學校北側目前尚有面積108公頃的「工一市地重劃區」正在開發中,預計2021年重劃完成,因為距離中山高2.2公里,也鄰近媒體園區,產業進駐後,可望成為林口下個發展亮點。黃愛智也說,待未來完工後,就業機會增加,推測會再吸引一波人口移入潮。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重劃區新案喊價高 新店板橋舊商圈吸走部分購屋族2020/08/08發佈

▲地政局指出,新店區交易移轉棟數較上月增加,是中古屋景氣熱絡所致。(圖/NOWnews資料照片)



新店央北重劃區近期建案廣告打得兇,吸引賞屋人潮,但因價格相對高,機能卻尚在發展,購屋族反轉而考慮市區中古大樓或華廈,進而帶動買氣。在地房仲觀察到,近期不少換屋族出來買房,多鎖定中古的電梯3房或4房。



新北市地政局統計7月份各區交易移轉棟數,與上個月相較交易棟數增加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林口、板橋、新店區,其中,林口是因機場捷運A9站生活圈周邊新成屋移轉,致移轉棟數增加,板橋與新店則是中古屋市場景氣熱絡關係。



信義房屋大坪林店店長林家靖表示,新店房價相對新北市各區而言比較高,因此雖仍有首購族,換屋族比例更高。據他觀察,近期出來買房的換屋族比以往更多,推測可能是因央北重劃區許多建案大打廣告,換屋族受到吸引前往賞屋,但由於價格更高且生活機能還未發展完整,最後還是選擇購買中古屋。



林家靖以大坪林一帶為例,最受換屋族青睞的產品主要是屋齡10年、20年左右的電梯大樓3或4房,視社區不同,單坪價約落在50至60萬,因為坪數大,總價相對較高。



類似狀況也出現在板橋。信義房屋板橋雙十店店長周勤斌說,板橋近期新屋與中古屋市場都算熱絡,主要是江翠重劃區推案多,但都是預售屋,無法立即入住,且重劃區內比較好的建商品牌,單價約55至60萬,與市區近捷運、屋齡20年左右中古屋價格差不多,許多買方因而轉往舊市區尋找中古屋。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土地不能開發住宅 為何還能賣高價?2020/08/08發佈
自房市由低谷反彈以來,市場反應日趨熱絡,為了儲備後續推案的土地原料,這兩年業者購地不手軟,除了雙北、桃園的精華土地屢見高價之外,台中、台南的新興開發區,都再再傳出土地交易天價,甚至連許多明訂無法做住宅之用的地皮,業者都不惜高價買進,讓不少民眾大感不解。



我國房市素來以住宅市場為極大宗,因此能做住宅使用的土地(除住宅區外,部分商業區、工業區土地登記用途亦包括住宅),價值往往高出不能做住宅之用的土地甚多。然而近年卻有不少與住宅絕緣的工業地或商業地,價格亦直逼可做住宅之用的土地,令人疑心箇中是否暗藏玄機。



對此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分析,業者豪擲千金買進無法做住宅使用的工、商業區土地,推測原因有二。其一是去年美中掀起貿易戰後,海外台商大舉返鄉投資,使得我國商辦及廠房需求激增,工業區與商業區的地價因此明顯飆漲;鑒於我國精華商業區及工業區土地稀缺,部分業者砸重金購地,目的不在於自行開發,而是著眼後續的增值利益。



第二個原因對消費者來說,就需要多加注意了,那就是業者可能會推出具「違規使用」疑慮的工業宅或商業宅。觀察部分高價賣出、卻不能登記住宅之工業地、商業地,許多都位在未來會有大量人口湧入的新興重劃區,因為重劃區可做住宅用的土地價格都已漲上天際,遂有業者把眼光望向不具住宅用途且相對便宜的地塊上頭。



若業者當真居心可議,則將來很有可能會推出有違規使用疑慮的「工業宅」或「商業宅」;這類產品因土地取得成本相對低廉,未來的售價大多會比同區段正規住宅來得便宜。可是消費者省房價的同時,卻可能付出更多的代價。



因為那些土地不具住宅用途,買家若當成住家,就是違規使用,依都市計畫法可處6萬到30萬罰鍰,但等到消費者因被罰而恍然大悟時,業者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即便消費者想向業者討公道,成功率也不高,因為違規使用的人並不是建商而是所有權人。所以民眾在買房子前,還是要多加留心,以免往後徒增困擾。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免費輔導老舊公寓大廈 成立管委會2020/08/08發佈

台北市多數老舊公寓大廈未成立管理委員會,由於共用部分無人維護,致大樓內消防、避難逃生、昇降、水電等設備及環境清潔缺乏管理,而有公安隱憂,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積極辦理「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免費輔導本市92年12月31日前領得使用執照而未成立管理組織之七層以上公寓大廈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管理組織、報備及相關公寓大廈法令之宣導。



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三條第八款規定:「管理委員會:指為執行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事項及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工作,由區分所有權人選任住戶若干人為管理委員所設立之組織。」由住戶成立管委會,可讓社區更有品質。



台北市建管處處長張明森表示,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不只能提升居住品質,社區藉由管委會執行管理維護,能提升社區價值,更能營造安居和諧居住環境。且市府各單位對於公寓大廈相關補助款,以成立管理組織並報備有案者列優先補助,符合資格之社區可報名參加。報名請洽建管處委辦的專業團體進行。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宜蘭冬山河航運BOT案 招商啟動2020/08/08發佈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冬山河航運及相關設施新建、增改修建暨營運移轉案」於近日已上網公告招標,申請文件遞送截止日為10月5日下午5時,歡迎有意投資廠商發揮創意,期待能活化冬山河航運,以新面貌聚集人潮、促進商機。



冬山河航運由宜蘭縣政府自行經營多年,航線以親水公園至傳藝中心往返為主,流域流經宜蘭縣親水公園、傳藝中心及生態綠舟三大園區,平均遊客數一年約200萬人次,擁有水域觀光與自然歷史雙重特色,可發展多元的休閒活動及航運,提供創新的旅遊體驗,並與流域觀光資源如休閒農業、旅宿業、地方協會等跨域合作,提升冬山河流域的觀光量能,進而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期待能藉由民間創意的投入,加乘鄰近觀光商機,將冬山河河域特色更加擴大發展及呈現,招商最低投資金額為新臺幣9,000萬;主要計畫範圍為冬山河流域主河道及冬山河舊河道,北起五結鄉清水大閘門,南至冬山鄉義成橋,全長約9公里;冬山河流域、清水大閘門碼頭、傳藝中心碼頭、親水公園碼頭、水火同源廣場前碼頭、生態綠舟碼頭、冬山河舊河道碼頭等6座碼頭、售票亭及清水大閘門等BOT範圍,水域開放70艘船舶;詳細招標資訊可至相關局處網站瀏覽。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泰塭仔圳都市計畫發布實施2020/08/08發佈

新北市近期最大的整體開發案─「新莊、泰山塭仔圳市地重劃」都市計畫分別於2020年8月4日及5日發布實施主要計畫及細部計畫,後續將由市府地政局接力,辦理市地重劃開發作業,逐步完成侯市長「安居樂業」的施政目標。




▲十年磨一劍 新泰塭仔圳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圖:新北市政府)

▲十年磨一劍 新泰塭仔圳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圖:新北市政府)

侯友宜市長上任後,時時掛心塭仔圳計畫的推動,更親自出席內政部都委會向委員會爭取支持,在會上市長完整的列舉塭仔圳開發的必要:第一、塭仔圳是大台北的中心,也是新北國際門戶,從機場捷運線進入新北市,看到一大片的鐵皮工廠,將影響國際觀光客對新北市的印象,亟需改變。第二、塭仔圳違章工廠稠密,多次發生火災等公安事件,應有妥善處理機制。第三、有關地方陳情訴求,市府都積極協調溝通,包含:合法房屋安置、工廠搬遷等問題,市府也提供合法房屋就地保留安置、並劃設3處產業專用區供地方產業使用,且也有林口工一、新店寶高智慧園區等輔導搬遷配套方案協助,目的就是要民眾、廠商、市府三贏,希望中央能給予支持,現獲內政部2020年7月27日核定主要計畫,市府接續於2020年8月4日及5日發布實施主要及細部計畫。

 

市府城鄉發展局黃一平局長表示,塭仔圳重劃案應該是新北市近期最大的整體開發案,開發總面積近398公頃,在推動過程中,雖然遭遇地方既有房屋排除重劃、工廠搬遷等陳情,但市府一直努力跟地方自救會溝通協調,也成立跨局處小組、甚至邀請地方自救會列席市都委會專案小組一同參與討論。另外,針對區內既有密集聚落,屬合法房屋者,能排除重劃就排除;對於地方產業存留、違規工廠安置之議題,除市府經濟發展局、地政局提供輔導搬遷與補償措施,多元協助工廠搬遷合法設廠外,區內也劃設面積約4公頃之產業專用區供產業設廠。



市府城鄉局進一步補充說明,塭仔圳重劃案自2009年起啟動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歷經了新北市及內政部多次都委會專案小組審議,終獲支持整體計畫內容,全區共規劃198公頃之住宅區、48公頃商業區、4公頃之產業專用區,更規劃4處3公頃以上之萬坪公園,整體公園綠地(含園道用地)規劃面積67公頃,另外配合長照社福政策,劃設2.8公頃醫療服務用地、1.8公頃社會福利設施用地,以供未來托老、托育、社會住宅、長照等公共服務使用,後續將由市府地政局接力續辦市地重劃工程作業,將使溪北新莊、泰山地區,展現全新風貌,讓新北成為「安居樂業」的國際嚮居之都。




▲十年磨一劍 新泰塭仔圳都市計畫發布實施(圖:新北市政府)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14631465最後頁
共15135筆/共1514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台南市東區莊敬路168號
傳真:06-2688109
網站QR Code
http://www.張元榛.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413,259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東區房子,東區房子出售,台南東區房子-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